主题
中管
拍杆(又称中管、中杆)是拍框与握把之间的连接体,同时也是球拍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
击球时羽球在球拍上的停留时间只有千分之四到六秒,在击球前的挥拍过程中和球拍击到球,拍杆有一个弯曲和复原的过程。在挥拍过程中,当手臂的摆动速度及拍杆变形的反弹速度达到同步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动力。
在球员力量相同的情况下,拍杆越软,在击球前的挥拍过程中越容易弯曲,弯曲的幅度也更大,从而带动拍头以更大的角速度移动,产生更大的击球力量,同时震动也小。但是拍杆复原的时间也要的更长,方向控制性也差,不利于连续杀球,也不利于网前小球的控制。
而拍杆越硬则击球力量就越小,震动也大,但复原时间短,控制性好。因此不同球员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中管。
羽毛球中管对于球拍性能来说非常重要,是各品牌争相研发的重中之重。根据中管的柔软度大致可分为 8.0(硬)、 8.5(较硬)、 9.0(中等)及 9.5(较软)几个等级。如果球员本身的力量很足或者喜欢进攻,那么就应该选择较硬的拍杆,増强稳定性和控制性。如果球员本身力量欠缺或偏好防守,就较适合较软的拍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