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铝拍的革命
1970 年代,网球拍经历两个重大革命:新材料与新尺寸。原先的木拍,因为太重、刚性不够,逐渐被兴起的铝拍和碳拍所取代。
光男公司的崛起,一方面是在大型铝拍的创新过程中,搭配崛起的 Prince 公司,双双跃上世界舞台,更重要的是,透过独创的碳拍制程,不但改变了世界网球拍的产销结构,奠定了台湾在全球复合材料加工的关键地位。
Howard Head 原为 Head 公司的负责人,以产制滑雪器材闻名。后来对于网球产生兴趣,干脆将 Head 卖给 AMF 公司,自己另创了 Prince 公司。
当年的 Prince 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铝拍革命的背后,蕴藏了几段动人的故事。
Howard Head 在雪橇界功成名就之余,也一个业余的网球玩家,兼具聪明工程师的特质。由于常常苦恼打球时会打偏(off—center),以及击球不准产生的震动,他凭着工程师的直觉,将业余网球玩家的挫折归究于球拍的设计,索性自己摸索研发,开发出大型拍面的革命性设计。
Head 设计的关键点,在于将拍面放大以便增加击球时对于角动量(angular motion)的抵抗。如此一来,网球拍面上所谓的最佳击球区(sweet spots)引发了吸引力,推出之后,使得 Prince 的铝拍销售量创下至今没有打破的历史纪录。
Head 大型拍面的革新之所以可能,是因为铝合金的材质较轻,强度又够,才可能允许设计者将传统木拍的小拍面放大。
更重要的是,使得 Head 的发明点子得以推出到市场上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铝合金的加工。
Prince 委托光男公司代工铝拍时,开始是使用美国铝业公司 ALCOA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开发的 7046 的铝条,抽成网球框所需铝管直接运来台湾。
光男后来则开始跟本地的万寿铝业公司合作,开发生产 6061 的铝条。当年推出的第一支 Prince Classic 的铝拍,因为穿线强度与刚性的设计配合不好,尚未完全被接受。
等到 Prince Pro 的型号一出来,立刻造成轰动,热卖的程度,当时光男公司一个月赶工出拍可以高达 15 万支以上,而且连续畅销了三、四年,此种盛况,可见端倪。
这个销售纪录随着日后网球人口的下降,以及球拍少量多元化的流行趋势,至今仍然是网球界的历史记录。
台湾万寿公司逐步掌握铝合金的加工技术后,最经典的成就是帮助光男公司开发 6061 的铝管,横扫国际网坛,奠定网球拍王国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万寿为了避免台商割喉竞争的宿命,坚持独家供应光男铝管长达十年之久,这也是光男可以累积资本,造成碳纤维网球拍革命的重要关键。
等到市场成熟后,万寿才开始供应侨大、宙冠、呈佳等今天世界铝拍的大厂。
铝拍的成功,让 Prince 公司与光男公司打响知名度,也让罗光男赚了大钱,累积了足够的资本,进行下一个阶段的碳纤维球拍的革命,缔造了台湾「网球拍王国」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