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羽拍的设计研发与成品检测

羽拍在设计研发阶段与成品的检测时,需要考虑到众多方面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决定了球拍的性能与质量,因此非常重要。

羽拍在设计研发与成品检测上必须考虑的要点大致分为三个,分别是:强度、性能、外观。越是一线大厂,在此三个要点的综合考量上更加重视。

强度

球拍强度指的是球拍在一些参数上抵抗破坏的极限能力。理论上说,每项的强度指标越高越好。

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在于原材料的好坏,外形设计的科学,以及制造加工的精细度。

  1. 拉线强度

    无论是网拍还是羽拍,最基本的要求是穿线后不能断拍。因此在研发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就是拉线强度。
    通常设计的拉线强度比标示的要高 10%以上,羽拍拉线设计强度一定要比标示的高 2—4 磅。
    虽然我们建议初学者在 18—22 磅,业余高手在 22—26 磅,专业选手在 26—30 磅,但是现在消费者越来越喜欢打高磅数的球拍,并且有时候消费者设定的磅数已经超过了球拍允许的最高磅数。
    耐高磅是目前各品牌球拍研发的重点,不少品牌采用凹型内框,窄线槽、拱形线槽,方形护线孔,又或者是高性能材质等方式,目的就在于增加拉线强度。

  2. 耐高温强度
    夏天球拍在海运时集装箱内的温度可能达到 60—70 度,或者球友外出打球时常将球拍放在汽车后备箱中,其温度也可达到 60—70 度。
    因此球拍的耐热强度设计,一般要求球拍在 80 度的条件下,球拍不能变形。

  3. 耐摔强度
    球员在庆祝比赛胜利或者发挥不佳时,有可能随手将球拍扔出。因此在设计时必须保证球拍能够承受自重从 1.4—1.8 米的高度自由落下的冲击,并且不会断裂。
    各品牌测试时标准不一样,如某品牌球拍的标准是:球线穿 25 磅,拍柄不加重,将球拍顶部向下,使球拍垂直自由落下,从高度 1.4 米处跌落 10 次,1.6 米、1.8 米、2 米处各跌落 5 次,如果球拍未断裂则为通过。

  4. 拍击强度
    球员的每次接、杀球,拍面就产生一定的变形量,对拍框产生一定的冲击力量。如此反复击球,球拍就容易受疲劳断裂,因此球拍必须具备一定的抗疲劳强度。

测试的项目重要是两种,一种叫拍击强度测试。主要是测试整支球拍的抗疲劳性能。

某品牌的测试标准为:穿线 28 磅,模拟羽毛球 400 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 1000 次。(林丹重杀球时球速能达到 310 公里/小时)

另一种叫网疲劳强度测试。只测试拍框部分的抗疲劳性能。

某品牌测试标准为:穿线 28 磅,甜区处用相当于 60 公斤压力的物体下压,正反两面各 250 次。

  1. 顶压强度
    顶压强度测试的是球拍12点、6点位置拍框外侧的强度。
    顶压强度测试方法为:从三通外侧向下锯掉中管,中管保留1厘米:中管面朝下垂直摆放球拍放入机台内,顶框中心点对准压点中心,匀速缓慢压顶,当球拍断裂,机台停止时,其最大力量即为顶压。通常顶压强度要超过35公斤。

  1. 侧压强度
    侧压强度测试的是球拍 3 点、9 点位置拍框外侧的强度。
    侧压强度测试方法为:将球拍侧放入机台内,侧框 3、9 点最高点对准压点中心,中管水平放置,匀速缓慢侧压,直至球拍断裂为止。通常侧压强度要超过 21 公斤。

  2. 平压强度
    平压强度测试的是球拍拍框正面的强度。调整万能机支点跨距,使其为 23 厘米(部分品牌不同),将球拍框面放置机台中,球拍顶部外露 1 厘米,匀速缓慢平压,直至球拍断裂为止。通常平压强度要超过 35 公斤。

  3. 三通强度
    调整万能机支点跨距,使其为 23 厘米(部分品牌不同),将球拍三通放置在压力机台中心位置,匀速缓慢下压,直至球拍断裂为止,通常三通强度要超过 30 公斤。

  4. 中管强度
    调整万能机支点跨距,使其为 23 厘兴(部分品牌不同),将中管放置在压力机台中心位置,匀速缓慢下压,直至中管断裂为止。通常中管强度要超过 21 公斤。

  5. 柄前端强度
    调整万能机支点跨距,使其为 23 厘米(部分品牌不同),将接柄好的球拍中管压点放置前套前 1 厘米位置,匀速缓慢下压,直至断裂 为止,通常柄前端强度要超过 21 公斤。

  6. 球拍抗变形能力
    双打时球员之间抢接球,球拍间的相互碰撞是很难避免的。球员为了接某一高难度的球,球拍与地板间的刮碰也是很难避免的,因此要求球拍有一定的抗变形能力,不能一碰撞就断拍。
    而羽拍去除配件后,其主框架的重量一般在 41~45 克,设计时拍框使用高模量纤维的比例不可超过 35%,否则球拍抗变形能力显著下降,实际使用时很容易发生脆断。
    通常可用板凳测试,以及落锤测试。板凳测试如图,落锤测试时某品牌标准为:是将球拍 45 度角支起,用 1.5 公斤重物从 30 厘米处自由落下砸拍框边缘 5 次,未断裂者通过。

  1. 羽拍中管与木柄的粘着强度
    羽拍握把是木柄与中管连接起来的,如果粘着强度不好球拍可能会飞出去,伤及对方球员。 因此握把的粘着需注意如下两点:
    • 中管在木柄内的粘着深度要大于 50 毫米以上;
    • 木柄上必须用螺丝钉将中管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