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羽毛球简史

THE HISTORY OF SHUTTLECOCK

1840 年,这是 RSL 羽毛球博物馆收集到的最古老的羽毛球,印度制造,35 根羽毛插植于鹅绒布覆盖的软木头里。依然保持着毽球的形态,是羽毛球的先驱。

1890 年,桶状羽毛球,法国制造,20 根羽毛球插植于皮套覆盖的软木塞中,此羽毛球的大小是现今的三倍。

1990 年,由英国 Slazenger&Sons 公司制造,16 根羽毛插植于软木球头里,用的线是亚麻丝。

1915 年,由当年非常著名的羽毛球制造公司英国 George Busser Ltd 生产,使用圆弧状羽毛插植于鹅绒布覆盖的软木头里。

1915 年,由伦敦 F.H AYRES 公司制造,将长茎羽毛插植于软木头内,非常扎实。

1920 年,室外型羽毛球,由 8 根粗壮的羽毛构成,是第一个利用橡胶作为球头的羽毛球。

1925 年,英国制,利用人工染色,把羽毛染成各种颜色,外观不好,并不成功。

1930 年,印度制造,利用鸡毛,缠上非常重的棉线,希望加强耐用度,并希望以此与鹅毛球竞争,但是以失败告终。

1935 年,是实验性的羽毛球,使用天然羊肠线替代羽毛,由于扩张性不均,且不定性造型,使得飞行不规则。

1947 年,RSL 公司在英国 Sandwich 制造。使用带斑点且黑色的羽毛,是因为二次世界大战后缺料的缘故。此羽毛球只适用于白色大厂墙的场所。

1963 年,实验性的羽毛球,RSL 公司在英国 Sandwich 制造。羽毛被剪成不同的造型,以期获得更稳定的飞行。该羽毛球的另一大特点是羽杆上缠有三圈线。飞行优,但不耐用。

1993 年,RSL 推出 NO.1 TOURNEY 高级羽毛球,采用中国东北羽毛,羽毛根茎优质,插植于两层式复合型软木球头内,上层有加强固定羽毛根茎的功能,下层则是传统的合成皮覆盖的软木,能维持优异的触感。

羽毛球制造

FEATHERS BECOMING A SHUTTLECOCK

鹅鸭翅膀上的羽毛是如何一步步被加工成羽毛球的?

通过下面这组图片,你可以完整地了解到从羽毛到羽毛球的全过程。

  1. 拔毛

    最开始就是获取制作羽毛球的原材料,鹅鸭的羽毛。

  2. 原毛分选

    对原毛进行分选,将不适合用来制作羽毛球的羽毛剔除掉。

  3. 洗毛+柔顺

    分选出来的原毛要经过清洗和柔顺,这可以让原毛变得洁白干净。

  4. 干毛

    经过清洗后的原毛, 接下来必须要晾干。

  5. 全毛分选

    然后再对原毛进行分选归类。

  6. 冲毛

    把原毛剪切成毛片。

  7. 毛片分选

    毛片再进行暗折分选、毛色分选、毛型分选、角度分选,毛片被分成不同的档次和类别,并淘汰有折损不合格的。

  8. 插毛

    把毛片插植到球头上去。

  9. 上底胶

    注入胶水,让毛片和球头粘连成一体。

  10. 定型

    在胶水晾干的过程中,用模具让羽毛球定型。

  11. 上线

    给 16 毛片缝上两圈线。

  12. 打结

    接着需要人工对线头进行打结处理

  13. 上线胶

    给毛片上的两圈线涂上胶水。

  14. 最后定型

    在胶水晾干的过程,让羽毛球最后定型。羽毛球的制作过程结束。

  15. 测试

    在出厂之前,羽毛球还需要进行等级分选、稳定性分选、速度分选、耐打性分选等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羽毛球最终被分为不同类别和档次。

部分图片的拍摄地分别是 RSL 南京毛片厂和广州羽毛球生产厂,RSL 南京毛片厂是全球最大的原毛处理工厂之一,总面积达一百五十亩,每月可处理羽毛多达三十五吨。

羽毛经处理成毛片后,接着被运送到广州羽毛球生产厂,然后再进行一次筛选分级。

RSL 有八十年的羽毛球制造经验,RSL 广州羽毛球生产厂也是全球最大,最专业的羽毛球生产工厂之一,每年羽毛球产量达 4 百万只,平均每月输出三十五万打羽毛球到全球 40 多个国家。

羽毛球简介

FEATHERS IN THE AIR

球友的开销会直接反映到你的生意上。现在大家都勒球紧了裤腰带,能省就省,所以动则几百上千元的高档羽毛球拍可能不如前两年那么好卖了,但是只要还有人在打羽毛球,那么对于羽毛球的需求就基本不会减少。

那么作为销售羽毛球的行业人士,你真的对羽毛球足够了解吗?

现在市面上的羽毛球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羽毛制作的,一般仅能在室内使用;另一类是塑料制作的纯休闲球,受气流影响较小,一般是室外休闲健身使用。塑料球的专业性很低,所以接下来我们讨论的羽毛球,皆为羽毛制作的。

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在英国。相传,1873 年,在英国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镇有一位叫鲍弗特的公爵,在庄园里进行了一次类似现代羽毛球运动的表演。因这项活动极富趣味性,很快就风行开来。

此后,这种室内游戏迅速传遍英国,“伯明顿”(Badminton)也成为英文羽毛球运动的名称。不过,在英文中,器材羽毛球使用的是另外一个单词:shuttlecock。

国际羽联对羽毛球的规定

以下是国际羽联对羽毛球的几项硬性规定,只要是合格的产品,都应该符合以下几点:

  • 球应有 16 根羽毛固定在球托部;
  • 羽毛的长度为 62~70 毫米,每一个球的羽毛从球托面到羽毛尖的长度应该一致;
  • 羽毛顶端围成圆形,直径为 58~68 毫米;
  • 羽毛应用线或其它适宜材料扎牢;
  • 球头为圆球形,直径为 25~28 毫米;
  • 球重 4.74~5.50 克。

羽毛球的生产工艺

羽毛球的生产工艺分为:制毛、制头、组合三大工段。

制毛工艺又有洗毛、烘毛、选大毛、冲毛、分级别、分弯翘、配毛等几个步骤;

而制头工艺则有砂头、补头、包头、烘烤、切皮、钻孔、分重几道工序。

羽毛和球头分别制作好之后,接着就是组合:植毛、注胶烘干、勾线、调整、刷胶烘干、擦头、绕边、称重、贴花、整理、测试,最后包装入库。

羽毛球的毛片

羽毛球的构造看上去虽然简单,主要由羽毛和球头(也称球托)两部分组成,但其实里面却暗藏许多仅用肉眼很难判断的玄机。

羽毛球最大的原料成本就是羽毛(行业内称之为毛片),而毛片的品种质量也是关系着羽毛球性能质量的最关键因素。

用于制作羽毛球的羽毛主要是鹅毛和鸭毛,最优质的羽毛球采用的都是鹅毛,如果采用的是鸭毛或其他的毛片,品质则通常不如鹅毛羽毛球。

但这也不尽然,比如有些等级非常差的鹅毛,在毛片制作的过程中,会经过拉直和漂白,而这会对毛杆的纤维结构造成破坏。用这样的毛片制作的羽毛球,耐打性可能还不如有些鸭毛球。

高级鹅毛的强度、韧性都特别适合羽毛球的要求,但是它的成本较高而且原料的供应数量有限,所以生产一些要求不高的羽毛球是现实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产家如果有同样标号的产品,那并不表示它们的品质是一样的。

也许正是因为标准不统一,很多厂家对毛片的描述都很含糊不清,诸如一级毛片、优选毛片、特制毛片等等。其实,这些都不是毛片的本质。

鹅毛分刀翎、单边(大刀)、拉直、漂白,其中每一项里面又可以根据毛片的整洁度、厚度、弯曲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而这里面又以刀翎一级最好。根据等级的不一样,价格差异会非常大。

现在球友用得比较多的是鸭毛球,鸭毛球一般分为鹚鸪鸭、豚鸭、台鸭、樱桃谷鸭、水鸭五种鸭毛,耐打性按上述顺序方向,鹚鸪最好,水鸭最差。

而每种鸭毛里面按形状又分为全圆、大方、中方、小方、单边、中粗、细杆,每种形状里面按整洁度、厚度、弯曲度又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羽毛球的价格 80%以上是由毛片的价格决定的,球头和胶水占的比例相对较小,同样是大方,鹚鸪鸭的价格可能是水鸭的两倍以上。

羽毛球的球头

生产厂家除了会标明毛片的材质,另外需要明确说明的就是球头的材料。

目前,按照所用的材料分,常见的有:硬质塑料、泡沫塑料、软木这三种,前两种主要用于低档的娱乐性羽毛球,成本较低,性能也较差。中高档的羽毛球采用的都是软木球头。

软木球头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整体软木球头、复合软木球头、再生软木球头。它们的结构图如下:

最好的球头当然是采用整体天然软木,成本较高。

再生软木球采用复合方式的球头,成本较低也不太容易断裂,但是如果击球的力量较大,容易将下部的再生软木部分打散,从而影响击球的性能。

而再生软木球头的飞行和击打性能比采用非软木材料的球头要好,虽然它的耐打性较差,但却能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比如很多针对初学者用的低成本中性能的场地竞技用羽毛球,就很适合采用再生软木球头。

考虑到初学者的击球力量一般不会太大,造成羽球损坏的主要原因是容易击打到球毛,所以采用再生软木球头也不易被击裂,其飞行的性能完全能够满足练习提高的要求,但是价格却低得多。

当然,不同产家出厂的再生软木球头由于生产的工艺不同,其强度有时也会有较大的区别。近年来有些厂家又开发出仿生塑料与天然软木拼接的球头,价廉物美,效果也较理想。

毛片与球头需要依靠胶水粘结在一起,所以胶水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羽毛球的牢固度、耐用度。

生产羽毛球的胶水分为两大类:高级树脂胶水和化学胶水。高级树脂胶水在硬度、牢固度上都要优于化学胶水,但是它的成本比较高,一般用在高档羽毛球的生产上。

羽毛球在制作完成之后,正规厂家还会对其进行一系列测试,测试项目一般有:稳定性、耐打性、重量、口径、速度、粘胶牢固度、勾线牢固度等,并根据这些测试结果,对羽毛球进行最终的分类。

所以说,现在市面上众多型号的羽毛球,外观上虽没什么区别,但差异却不小,正所谓“羽”众而不同也!

如何为顾客挑选羽毛球?

How To Choose Shuttlecock

很多球友在挑选羽毛球时,主要就是看价格,对于材质和型号之类的,都不甚了解。他们都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越贵的肯定越好打,越耐用。

这话不无道理,但是作为易耗品,不是所有顾客都舍得使用高档的鹅毛球。这时,专业销售人员就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挑选出质量性能既好,又很适合当地气候,价格还很实惠的羽毛球。

首先你需要跟顾客沟通,比如,你最看重羽毛球的什么性能,耐用度还是飞行稳定度?你能接受的价位是多少?你的球技水平怎么样?比赛用还是平常锻炼用?更倾向于什么品牌?你所在地区在哪······,通过询问这些问题,你就可以基本了解什么样的羽毛球适合这位顾客。

很多大品牌都会出品高中低不同档次的羽毛球,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各个品牌都是“各自为政”,自己有自己一套分级标准,虽然分级的名称可能一样,但那并不表示他们之间的档次性能相同。

比如,VICTOR 的羽毛球由高到低分为比赛级、黄金级、银白级、特惠级、练习级,而 RSL 的羽毛球从高到低分为锦标级、比赛级、标准级、练习级。二者在分级的名称上有些是相同的,都有比赛级和练习级一说,但那并不表示它们的质量档次是一样的。

决定羽毛球档次和性能的关键因素就是毛片和球头的品质,从厂家给出的材质说明和分级,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它们的质量,但羽毛球的性能到底怎么样,各个品牌谁优谁劣,还得看场上表现。

而羽毛球的场上表现主要就是看以下三个方面:飞行稳定性、飞行速度以及耐打度。

飞行稳定性

飞行稳定性的定义是:羽毛球实际飞行轨迹与理论轨迹的偏差,简称稳定性。

羽毛球在飞行状态下自身摇摆的程度分为四个级别(四档):

  • 飞行 A:

    羽毛球在飞行状态下,自身完全没有摇摆(晃动),飞行轨迹是一条标准的直线(俯视平面看),羽毛球自身转速达到 350 转/分左右,直到飞行处于自由落体阶段,仍不能十分清楚地看到羽毛球的毛杆部份;

  • 飞行 B:

    羽毛球在飞行状态下,自身只有微小程度的摇摆(小晃动),飞行轨迹基本是一条标准的直线(俯视平面看),羽毛球自身转速达到 350 转/分左右,直到飞行处于自由落体阶段,仍不能十分清楚地看到羽毛球的毛杆部份;

  • 飞行 C:

    羽毛球在飞行状态下,自身会有小摇摆(较明显的晃动),飞行轨迹基本是一条直线(俯视平面看),羽毛球自身转速达到 300 转/分左右,在飞行的后半阶段,可能会较清楚地看到羽毛球的毛杆部份;

  • 飞行 D:

    羽毛球在飞行状态下,自身会有明显地摇摆(明显的晃动),飞行轨迹不定(俯视平面看),羽毛球自身转速有快有慢。

另外,不能达到上述三种飞行标准的均属于飞行 D。

几个行业俗语:

  • 蛇形球:

    羽毛球脱离拍面开始飞行后,由于自身转速超过标准,球速先快后慢,造成飞行轨迹象蛇在草地上爬动,俗称蛇形球。这种球主要是发生在右毛球中。

  • 转弯球:

    羽毛球脱离拍面开始飞行后,由于自身转速超过标准,造成飞行轨迹有一个明显的向左转弯的现象(面对飞来的羽毛球看),俗称转弯球。这种球主要是发生在左毛球中。

  • 飘球:

    羽毛球脱离拍面开始飞行后,由于自身转速低于标准,造成飞行轨迹没有一定的规律,给人一种随运动场馆内的气流而飘动的感觉(微小感觉),羽毛球在自由落体状态时,能很清楚地看到羽毛毛杆,俗称飘球。这种球在左右毛球中均可能出现。

飞行速度

首先,什么是飞行速度?在羽毛球运动中,飞行速度其实指的是在受到一次标准力量的击打之后,羽毛球飞行的距离。所以,更快就是说球飞的更远。

考虑到各地由于海拔、湿度、温度等的不同,空气阻力也会相应的不同,所以相同的球在不同的地区会表现出不同的飞行速度。相同的羽毛球,在西藏和上海,飞行速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在正规的职业赛事中,裁判会根据比赛地的气候特点,选择不同速度的羽毛球。有时,在同一轮比赛中,由于天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裁可能会要求临时更换羽毛球。这通常会引起部分选手的抗议,因为有些速度的羽毛球可能对部分选手有利,而另外一部分选手却不喜欢。

需要说明的是,羽毛球的飞行速度并不能表示羽毛球质量的好坏,不过,它却是顾客在选购羽毛球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ー。

羽毛球的飞行速度表示的是落点距离,而 速度又是用羽毛球的重量间接来表示的,例如球筒上标明 50 或 77 是指球的重量为 5.0 克或 77 格令(欧洲重量单位 Grain)。

打羽毛球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所用球的速度或者说重量一定要合适,不然打起来很多技术就难以发挥了。

海拔高,空气密度就小,羽球在飞行时受的空气阻力就小,所以高海拔地区用的羽毛球的重量就要减轻一些。海拔低空气密度大,羽毛球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就大,所以低海拔地区用的羽毛球重量就要大一点。

比如,北京地区冬季一般要用 5.1 克或 78 格令的球,夏季要用 5.0 克或 77 格令的球。广东地区冬季要用 5.0 克或 77 格令的球,夏季要用 4.9 克或 76 格令的球。球友要根据自已所在地区的气温与球馆的温度来选择。

羽毛球自身转速过高,也会造成飞行速度偏慢,羽毛球自身没有转速,又会造成飞行速度过快。

市面上有些球虽然标注为 50,但重量很可能已在 5.1 克以上。这种球一般是采用了开大球口直径的方法,来增加飞行阻力,从而达到降低飞行速度的目的。此种球的最大缺点是极易损坏拍线。

由于有些厂家的工艺不好,有时一筒球中会有 4.8 克—5.4 克的球出现,这对球友来说,是很难掌握其飞行速度的。

羽毛球的整体重量过重或者是球头过重,在击球时引起的震动较大,对于羽拍和羽线的冲击较大,会降低羽拍和羽线的使用寿命,最明显的就是羽线的寿命会大大的缩短,另一方面由于引起的震动会传递到击球员的手臂上,长期如此会对手臂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而羽毛球的重量要是太轻,由于击球不到位,击球员会发出更大的力量以达到击球到位的目的,这样容易引起手臂的疲劳,对手臂造成伤害。

所以选择合适重量的羽毛球不仅能让球友正常发挥出水平,而且还能够降低受伤的风险。

飞行速度参照表

速度重量 (克)重量 (Grain)飞行适用
14875适合高海拔地区使用
24976中慢适合炎热地区使用
35077适合海拔低地区使用
45178中快适合寒冷地区使用
55279适合寒冷海拔低地区使用

很多厂家也有自己的一套速度规格与适合温度范围对照的标准。

  • RSL

    76 适合 25℃-35℃

    77 适合 15℃-25℃

    78 适合 10℃-15℃

  • VICTOR

    76 适合 32±3.5℃

    77 适合 25±3.5℃

    78 适合 18±3.5℃

    79 适合 11±3.5℃

耐打度

羽毛球的耐打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一般来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1. 正常双打情况下,不小心打在毛片上,羽毛不会立即就断掉;
  2. 双打比赛一般情况下一只球可以很顺利地打完一局球,单打比赛一般可以打完二局球;
  3. 大力杀球的情况下,只要不是劈杀球(球拍面与羽毛球侧面接触),一般情况下要能抵挡业余球手 20 拍以上的杀球、要能抵挡专业球手 12 拍以上的杀球。在这之后,球的飞行稳定性应该还没有很大的改变,球还能继续使用一段时间;
  4. 羽毛球两道线圈的胶水含量一般来说,眼睛直观地看上去,线圈的线迹被胶水基本补满(胶水固含量 0.55—0.6 克),就基本可以认为是较好的球,如果仍能看到勾线的痕迹,就证明胶水很少,会造成耐打度下降;
  5. 羽毛球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不会很快变形。

中高档球由于在选料与制作工艺方面比较严格,因此耐打度一定会好于低档球。

如何让羽毛球更耐打?

Shuttlecock Hydration

在羽毛球职业比赛中,目前有记录的,一场比赛竟然用掉了 99 个球。当然,职业选手换球大多数时候是出于技战术的考虑,普通球友打球也不可能像林丹、陶菲克那样奢侈。

不过,由于材质的原因,羽毛球确实比较容易打坏。你肯定也遇到过顾客向你抱怨羽毛球不耐打,钱都花在买羽毛球上了。这时,你不妨教他们几招让羽毛球变得更耐打的方法。放心,这并不会对你的生意生产多大的影响,相反,还会增加顾客对你的信任。

羽毛球由球头和十六根毛片组成,球头和毛片则是依靠胶水粘连为一体的。在打羽毛球的过程中,球头被打裂的概率很小,尤其质量较好的整体软木和复合软木球头。

羽毛球真正脆弱的地方是毛片,先是毛杆上的绒毛出现分叉,接着就是有一根毛片折断,接着两根、三根······直到根本没法正常飞行。所以,要想延长羽毛球的使用寿命,关键就是让毛片更具韧性,更不易被打断。

要想延长羽毛球的使用寿命,首先一点就是不要让羽毛球变得过干过脆,尤其是在中国北方地区,冬季特别干燥寒冷。在这种环境下,羽毛会更容易折断。在南方,空气湿度都比较高,羽毛球的耐用度相对来说会好一些。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羽毛球不能受热过度,存放环境的温度不宜太高,要避免阳光的直晒,远离高温源。简言之,就是羽毛球比较怕干怕热。

接下来就要讲讲增加羽毛球耐打度的具体方法。切记,最好是在打羽毛球的前两三天采用下面这些方法,那样效果才会更好。这些方法来来自于普通球友、网羽店的实际经验,都是民间智慧。

方法一:蒸湿

“蒸湿”就是利用蒸汽,让羽毛球受潮,这是增加羽毛球耐用度,较快、较有效也是运用最普遍一种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适宜在使用羽毛球的前两三天采用,经过蒸湿之后,羽毛球切忌用阳光晒干或者其他热源烤干,而应该放在阴凉处,让其阴干。

至于如何制造蒸汽,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利用烧开水的蒸汽。不过,这种蒸汽可能过热,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用加湿器。在北方,加湿器非常普遍,南方也很常见。有些加湿器甚至可以出冷蒸汽,也可以出热蒸汽。

以下是蒸湿的具体操作步骤。

  1. 首先把球桶两端的塑料盖都拿掉;
  2. 把球桶的一端垂直对准加湿器的蒸汽口或者垂直放在开水的上端,让蒸汽顺直通过球桶;
  3. 当看见蒸汽从另一端冒出来之后,停留三、四秒钟,然后调个头;
  4. 让蒸汽从另一端再次钻入,并待其冒出;
  5. 接着把塑料盖重新盖上,让蒸汽待在球桶里面;
  6. 然后,把羽毛球存放在阴凉的地方,直到使用时才打开。

方法二:海绵加湿

这也是延长羽毛球使用寿命的一个快捷而简便的方法。虽然这个方法的效果可能不如方法一那么明显,不过多少还是有点作用的。以下是海绵加湿的具体步骤。

  1. 打开球桶的一个塑料盖,被打开的是经常取羽毛球的那一端;
  2. 准备一块海绵,或者吸水能力强的纱巾、棉布等,把海绵浸入水中,让其充分吸水;
  3. 接着用手轻轻挤压海绵,让其流失一定水量,这样做是为了不要使海绵中的水太多,以至于流出来,但需要注意,不要挤压得太狠,让水量流失太多;
  4. 然后把海绵放置于球桶内部;
  5. 最后盖上塑料盖,放置一段的时间。

方法三:灌水

灌水的方法跟方法二有些类似,不过操作更为简单。虽然效果仍不如方法一那么好,但仍可以让羽毛球变得更耐打一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方法不能用于刚出厂不久的新球,因为那样可能让毛片变得易折断。以下是灌水法的具体步骤。

  1. 把球全部从球桶里取出来;
  2. 盖上一端的塑料盖,并保持另一端的塑料盖开启;
  3. 将一定量的温水倒入球桶中;
  4. 盖上塑料盖,摇晃球桶,让球桶内壁变得潮湿;
  5. 打开塑料盖,将多余的水倒出;
  6. 把羽毛球装回桶内,放置两三天。

方法四:浸蘸

这种方法比较费时,但也是延长羽毛球使用寿命的有效办法之一。

  1. 准备一杯温水;
  2. 用手拿着羽毛球球头,并把毛片浸入水中,时间持续几秒钟,需要注意的是,仅仅是羽毛浸入水中;
  3. 然后用力多次甩动羽毛球,把毛片上的水分甩掉一部分;
  4. 把羽毛球放回球桶内;
  5. 当羽毛球阴干后,就能使用了。

特别要注意,如果处理后没有在 5—6 天内使用,应该重新处理一次,另外如果买到的是鸭毛球,由于其结构和强度逊于鹅毛,处理的效果会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