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羽毛球拍性能

球拍性能指的是工厂针对不同类型的选手,设计出各种性能指标不同的球拍。强度测试通常是破 坏性测试,考量的是产品质量层面,性能测试通常是非破坏性测试.考量的是产品的分类:

1.球拍重量(WT)&平衡(BP)

羽拍本身自重一般在 80~90 克之间,使用时靠手腕来控球,因此对于重量及平衡的差异变化范围要求很小,通常选手拍的差异在 1 克以内。

一般力量型或攻击型的球员,其拍子一般重量偏重,平衡点较长(头重),对于全面型及防守球员,其拍子一般要求挥拍灵活,便于驾控,重量略偏轻,平衡点偏短(头轻)。

2.中管软硬度(中管刚性)

拍杆是拍框与握把之间的连接体,同时也是击球时重要的动力源之一,在挥拍过程中,当手臂的摆动速度及拍杆变形的反弹速度达到同步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动力。因此不同球员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硬度适中的中管。

羽毛球中管对于球拍性能来说非常重要,是各品牌争相研发的重中之重。

根据柔软度大致可分为 8.0(硬)、8.5(较硬)、9.0(中等)及 9.5(较软)几个等级。

我们建议的拍杆韧度的选择是:力量型:8.0~9.0、技巧型:9.0~9.5。

测试方法为:调整万能机支点跨距,使其为 23 厘米(部分品牌不同),将中管放置在压力机台中心位置,用 20 公斤力量匀速缓慢下压,当机台停止时,其变形量即为中管软硬度:

3.扭角(Torque)

球拍的扭角即抗扭能力。扭角越小,抗扭能力越好,也越好控球,球的落点控制也更加精准。

测试方法为:将接柄好的球拍放在机台上,将木柄夹紧,木柄插入深度为 12 厘米左右,拍框用夹具固定 3、9 点,选择一定的吊锤重量,使其自由落下,静止时确认其读数即为扭角。通常扭角要在 30 度以内。

4.球拍软硬度

道理基本同中杆软硬度一样。值得一提的是,球拍软硬度的测试标准通常用“SI”来表示,SI 表示在球拍顶端 12 点处给予一定重量(比如 500 克)后,整支球拍产生的弯曲变形量。一般以毫米为单位,值越大,表示球拍越软。

5.高点(Kick-point)

高点即挥拍过程中,中管的最大弯曲点至顶框的距离。挥拍时球拍依此点为基点反弹,距离越短,反弹越快。

因此,高点短:反弹快,适合攻击型球员;高点远:反弹较慢,拍框与球接触时间较长,好控球,适合技术及防守型球员。

6.左右平衡(俗称:抖动)

羽拍非常注重左右对称性。在制作过程,当出现左右边重量不相等过,以拍杆为轴旋转球拍,会出现不规则的抖动。

如果左右边重量不等,则两边稳定性有差异,影响控球性。通常出厂的合格品羽拍左右重量差异控制在 0.15 克以内。

7.转动(IY)

转动的定义:球拍沿拍杆方句的转动惯量。

球拍击球后,球会给拍框一个反冲击力,拍框将以拍杆为轴旋转,旋转幅度越小,控球性越好,驾驭性也越好。对于网球的网前球及切球,该性能表现更加明显。

8.晃动

拍面平行于地面后,固定拍柄,在拍面顶框施加一定的压力,使球拍向下弯曲一定距离然后放开,拍框左右晃动的距离即为晃动。

晃动影响球拍的控球性。如果回球后,拍框左右摆动很厉害,则不利于连续回球,并且手上会有震感。

9.风阻

风阻会影响到挥拍速度,各品牌纷纷推出破风框型,流线框型等设计,目的就在于降低挥拍时的风阻,提高挥拍速度。如低风阻锥盖、破风框型等。

10.振荡

球拍击球后就会产生持续的振荡,过多的振荡会让人容易疲劳,也不利于持续回球,过少的振荡则会丧失必要的手感。

因此振荡的多少会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来说针对普通爱好者的球拍会设计成减震较多的,职业选手的球拍会保留一定的振荡。

球拍吸收振荡的能力,通常以阻尼比(Damping Ratio)来表示,如图,一个物体 m 悬挂于弹簧 K 及阻尼 C 之下,阻尼 C 会根据物体 m 的上下振荡做活塞运动。

假设没有阻尼 C,当 m 受力后将上下振荡许久,加入阻尼 C 后,m 的振幅将加速衰减而停止振荡,这个振幅衰减的速度即为减振率(Damping Ratio)。

11.线床密度

相同拉线磅数下,线床疏的球拍能提供更大的击球力量。同理,线床密的球拍拉较低的磅数,就可以提供线床疏的球拍穿高磅的力量。

因此,有些品牌研发了高密度线床的球拍,但线床密度不是越高越好,密度过高可能会降低拍框的强度,使球拍容易损坏。

外观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外观涂装设计及包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厂球拍的外观设计新颖美观,色彩搭配恰当,包装华丽,尤其是当前兴起的礼品拍更是如此。但外观设计虽然重要,却不是影响击球的核心指标,因此从略。

1.色漆外观设计

羽毛球拍粗胚总重约为 41~45 克之间,如果色漆类附重多 1 克,为保证总重不变则意味着纤维要少用 1 克(约 2%),自然强度也就会弱一些。

设计色漆时,尽量不要大面积使用白色、珍珠白等密度较大的色漆类。不同色漆之间的过渡,最好采用自然污染过渡,既可减少附重又可降低成本。

2.水标的设计

羽拍截面较小,水标设计时不可大面积使用烫金、银一类的标,因为容易裂标。

3.钻孔设计

采用线孔无漆设计的球拍,其钻孔孔径设计一定要比线孔有色漆的涂装拍小 0.1 毫米,否则单粒钉很容易脱落。